圖/文:EAJ 2007.5.28
在相機尚未進入數位化且未普及的年代,電腦螢幕與相片比較不會聯想在一起。如今人手一台照像手機、DC或DSLR的年代,螢幕與相片的關係到了空前的緊密。但有多少人會注意它的影響呢?
俺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說服各位去買台好的螢幕,而是談談各位也許沒注意的「匹配」問題。所謂的「匹配」,與「門當戶對」是同一個概念。一張相片在眼前呈現之前,需經過鏡頭->數位機身->螢幕才能看到成果(暫不提印出),其中某個環結失真,就會導致最終結果的失真。例如:你有90分的鏡頭,95分的機身,80分的螢幕,那麼你只能看到80分的結果。
在各攝影論壇中,可以觀察出大多數人對鏡頭與機身的性能比較感興趣,認為只要提升二者的性能,就可以得到「品質好」的相片,極少人會談到螢幕問題。然而,最終要怎麼「看」相片呢?多數不外乎印成實體或在螢幕上看。有沒有想過螢幕可能沒有忠實呈現出你花了不少錢所建立鏡頭、機身的性能?花大錢買高級鏡頭、機身,而透過不怎樣的螢幕看相片大有人在。
買高級鏡頭、機身不外乎是想有更好的清晰度,更真實或更漂亮的色彩,更多的細節。也許還有其他因素,但這三項與螢幕有關,其餘不談。說到底,還是要依印出照片或透過螢幕來印証這三項是不是達到你要的標準。因此,就這三項要求來談螢幕的影響程度。
清晰度
你的電腦影像輸出訊號是用那一種,傳統的VGA類比訊號還是DVI數位訊號?以目前市面上大多是VGA輸入的電腦螢幕而言,俺想多數人大概仍用VGA類比訊號。定位較高(當然價錢也貴)的螢幕才備有VGA+DVI雙輸入端,必竟價格還是多數人考量的重點。 俺現用NVIDIA中等級稍高的繪圖專用卡,有VGA+DVI雙輸出(現在很多卡都有雙輸出),各接一台 EIZO 的螢幕。雖說二個輸出都是接 EIZO 的螢幕,但能很清楚的看出二者清晰度的差異。
同一張圖檔,在DVI的螢幕上非常清晰(利),尤其是一般的文字,邊緣沒有一點雜色(訊),可說是刀切豆腐二面光。但VGA的螢幕就模糊多了,不用特別注意就能分辨出來。俺的眼睛比較敏感,看到有點模糊的文字就會眼酸、流淚,這也就是為何俺不買一般的顯示卡。
各位忍心讓鏡皇、機皇受到VGA訊號如此的待遇嗎?也許找個機會比較DVI與VGA的差異,說不定你會改用DVI:)
色彩
請不要以為螢幕的色彩都差不多,好與壞的差距可是蠻大的。這是指放在桌上的顯示器之間的比較,若與Notebook的顯示器比,那差的更多,不信?俺給各位看例子。
這二個色域的差別,代表有很多的顏色在 L565 上能正常顯示,而在筆記型電腦上沒法子忠實呈現。例如下圖中的紅點所標示的色彩,它在 L565 的色域之內,但在筆記型電腦的色域之外。也就是說,在 L565上看到此點所表示的顏色是正確的,而筆記型電腦沒法子顯示此色,只能以「模擬」的方式,找最接近的顏色替代,這就是「失真」。
「失真」代表什麼?表示你看不到相片中某些顏色的真實色彩,看到是「模擬」色。好比在追求器材性能的同時,有人在偷偷挖牆角。如果你是在筆記型電腦上調色,也許要考慮一下了。
細節最常見的測試方式是,讓你看類似下圖的灰階色表,看看能不能看出所有的色塊,若有相鄰色塊連在一起,看不出分別,就表示到了顯示器的極限。色塊相連的情況愈嚴重,顯示器顯示細節的能力就愈差。不過要注意,就算好的顯示器,若對比/亮度調的不好,也會看不清色塊。
假若再怎麼調,二端都有不少色塊分辨不出來,就表示它有可能會讓你誤解相機對細節表現的能力。
後語俺不贊成什麼東西都買最好的,「搭配」才是重點。各人對影像品質的要求不同,對器材性能的要求當然也不同。不論你手上器材的定位是啥,也許整體的搭配才是需要考量的,相信玩過音響的人,更能體會俺所說的。
專家達人你好:
回覆刪除坦白說我是經常閱讀你部落格的讀者,許多攝影影像的觀念受你啟發頗多,我想今後我仍將會持續地期待並拜讀你的大作,此文應該說是長期受之於你的由衷感謝之言。但是有一點實在深深困擾著我,你文中很喜歡用「俺」代替我,這真的在閱讀上造成一種斷續干擾的違和感,我很喜歡你的觀點,也很欣賞你的文字,但是坦白說那種違和感真的是驅之不去。只是提出一點小小的看法,希望不致造成你的不快。希望以後能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這問題要從部落格起名說起。我在台灣出生,藉貫山東,「前車蘭泊」是老家的地名。為了紀念父親,以此為名,也用上山東人自稱的「俺」。
回覆刪除很抱歉造成您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