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

十年後,重返底片

圖/文:EAJ   2008.11.27

film

  最後一次拍底片大約在十年前,之後目標就轉移在電腦上,直到Nikon D100的出現,才又重拾相機。

  十年後的今日,數位相機的洪流無人能擋,小到手機,大至中片幅,無一能免,這世界似乎被數位化了。
  俺在這股潮流中,經歷了Nikon D100、D2X、D3,深深為數位化所帶來的便利與乾淨的畫質所吸引,以前拍底片的不便得到了化解。直到有一天,俺將過去拍的幻燈片電子化時..........

  開始自修攝影約是十三年前,當時連要買啥相機都不懂,硬著頭皮請教在台視工作的莊靈老師,莊老師說就從Nikon FM2練起。於是,俺從博愛路帶回了一機二鏡,由「晴天F16法則」練起。
  當時雖然沒人教,啥也不懂,但野心很大,總覺得要拍就要拍好。所以一開始就捨負片,直接拍正片。
  經過一陣子的瞎摸,倒也拍出了曝光正常的片子(當時只練測光,不懂構圖)。透過幻燈機打在白牆上時,立即被那種「臨場感」所吸引,那是從未有過的經驗。

  今時今日的攝影條件遠比當年要好的多,為了搭上數位化的便利性,著手將當年練測光所拍攝的二十一卷幻燈片數位化。在挑選片子時,俺第一次用Lupe(以前都用幻燈機),立即被Lupe中的影像所震憾(大概是數位照片看多了)。
  經歷十多年的保存,正片的顏色依然飽和,沒有很明顯的偏色,而一些後期的負片,早就偏色、褪色了(同樣的保存條件)。
  透過Lupe看到的影像要比幻燈機打出來的還迷人,臨場感更強,色溫更準,就好像身處現場一般,這是很奇妙的感覺。各位試想,俺看的是十三年前的影像,配合這麼強的臨場感,一下就被拉到過去,仿彿就在今日。

SDIM0476
右上角的看片放大鏡就叫Lupe(德文)或Loupe(英文)

  震憾過後,放在防潮箱內十年不見天日的FM2再次執勤,底片不論正、負片,也進了一些,感受一下現代底片的特性,從中挑選合適的。
  此外,還有另一個原因。現階段的數位相機雖好,但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尤其要命的是,廠商還在玩高像素的遊戲,不願在畫質上有所突破。然而底片市場快速的縮小,也是不爭的事實。
  俺的想法是,數位玩到Nikon D3即可,除非DSLR在畫質上有重大的突破,否則不跟廠商起舞。而底片不知還能撐多久,為了抓住底片王朝的尾巴,趕緊多拍些,以供將來回味。數位可以等,底片可不等人。
  於是,敗家行動已悄悄的展開.....

  個人看法,數位與底片是可以共存,各有其不可取代的特長。想要在五年、十年後能有臨場感受的片子就用正片拍(重要的片子),一般的片子就用數位拍,也不仿二者一起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