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EAJ 2007.1.7
前言
各位鄉親用數位相機拍照時,是否遇過同一張照片中,該亮的部份太亮,成一片死白,該暗的部份太暗,一片漆黑?尤其是室內、夜景或背光(向著太陽)更是容易發生。
原因在於畫面中的明、暗差距過大,超過相機所能記錄的有效範圍。這個有效範圍,有人稱為「寬容度」、「動態範圍」...等。
本篇要教你如何拍出高寬容度、高動態範圍(HDR,High Dynamic Range)的照片,讓你的片子完整記錄下所有細節。
因考慮到鄉親們入門程度不一,故所有的示範都只使用軟體的內定值,或說是全自動,不另做其他精細的調整。同時俺也認為,如果自動都比別人好,再手動細調也不會比人差吧!況且能自動處理出令人滿意的片子才叫做好用。
原來如此
按直覺說,如果把畫面中過亮的部份弄暗點,過暗的部份弄亮點,其他部份保留不動,不就皆大歡喜嗎?是的,這種針對不同部位的特性做不同的調整,就是基本原理的關鍵所在。
不過以相機所記錄下的數據而言,「過頭」的部份,不論亮或暗都只剩最大或最小值。在數據上沒有變化,就表示眼睛只能看到同一「色」或說是同一「亮」度,也就看不到細節(有變化才有細節)。
所以「過亮的部份弄暗點,過暗的部份弄亮點」的概念是對的,但要依相機的特性做些調整。比如一張記錄不了,那麼用二張可以吧。一張專門記錄亮部,不管暗部看不看的到。另一張只考慮暗處能不能看清楚,而不管亮部是否因此而死白一片。然後再各取所需,要亮部細節就取第一張,要暗部細節就拿第二張的,再合成另一張,這個結果就會是亮、暗細節都有的HDR(高動態範圍)片子。這就是市面上HDR軟體的基本原理,簡單吧!
拍攝方法
基本上只要有亮部、中間、暗部三張照片就可以合成,但若再多一點,也許會分的更細,效果更好。以底下的例子而言,俺從暗到亮一共照了六張。
不知有沒有人看出問題。談到好幾張照片合成時,若畫面中有個球,而這球在每張照片上的位置都有些許偏移,那麼合起來會成啥?一個有鬼影的球。是的,用穩固的腳架拍攝是唯一的要求。
一、不會用、不想用或沒得用曝光包圍功能時,拍攝步驟如下:
- 以俺這個例子而言,先架好腳架,固定ISO值,能設低就低點,如 ISO 100,以減少雜點。光圈開小點,如F8或更小,以求長景深及發揮出鏡頭最好的解像力,夠小還會有星芒效果,反正有腳架。再將長時間曝光除雜點的功能打開(沒有就算了),以防萬一曝光時間過長。
- 先拍一張正常曝光的片子,記下這組曝光組合(光圈、快門值)。所謂「正常」是先不管太亮及太暗的部份,只要其他部份看的清楚且亮度是你要的就可以了。
- 再來要處理亮部。以前面記下的曝光組合為基礎,將快門速度加快,比如前面是1/15秒,就改成1/20或1/30(視情況而定),目的使曝光量減少,以保全亮部的細節。你不必一次減曝光到底,可以分幾張漸進的減,以求整體細節的完整。
- 剩下暗部的處理。原理同前述,只是反其道而行。再以記下的曝光組合為基礎,減慢快門速度。如標準是1/15秒,則可試試1/10、1/5、1/2...,一次加一點都行,讓曝光量增大,使暗部的細節清楚為止。至於要拍幾張也隨你,沒把握就多拍幾級(張)。如果你不趕時間,且記憶卡容量不成問題,那麼俺建議多拍幾級,反正回來再挑選。
二、包圍曝光法
相機所提供的包圍曝光功能(不是每台相機都俱備)非常符合上述的要求,只要設定好張數及二張之間的曝光差異量(+-EV),然後每按一次快門,相機會自動調整下張的曝光量(遞增或遞減),就這麼一張張的按下去,直到設定的張數為止就完成了。
包圍曝光要比一張張自己調整曝光要方便,且不易出錯,建議採用。
拍攝實例
這張是在雲南麗江古城正門旁所拍攝的。照片右上那幅江澤民的題字用很強的光照著,若相機以此為測光標準,則其他部份會嚴重曝光不足,而失去細節,變成一團黑(請參考第一張)。
若反過來,以左側的細節為重,勢必要增加曝光量,如此將使題字完全消失,失去記錄到此一遊的重要標的(請參考最後一張)。
俺採用相機提供的包圍曝光法,總共連照六張,由曝光量最少的-2EV起,慢慢遞增至+2EV。第一張的題字部份還覺得過亮,若能由-3EV起會更好。
圖片 | 光圈 | 快門 | EV差值 |
F8 | 1/2 | -2 | |
F8 | 1/1.3 | -1.33 | |
F8 | 1.3 | -0.67 | |
F8 | 3 | +0.67 | |
F8 | 5 | +1.33 | |
F8 | 8 | +2 |
點選格內小圖可以看大圖
硬的做完來點軟的
本次工作需要軟、硬兼施,將這六張照片一次交給Photoshop、Photoimpact...等通吃型軟體或Photomatix Pro、Image Stacker...等專用軟體處理,就能自動合成一張高動態的照片。
別怕難,真的很簡單,每樣軟體都沒幾個步驟就能完成(只考慮全自動模式)。俺針對Photoshop、Photoimpact、Photomatix Pro及Image Stacker分別說明其操作,各位有空可以試試,不難。
Photoshop
一、
二、
三、
四、
接下來按「OK」即可。
Photoimpact
一、
二、
三、
四、
接下來按「確定」即可。
Photomatix Pro
談到HDR,不得不請出Photomatix Pro。
一、
不同處理法有其最適用的場合,可以多選幾種找出最合適的。本例用的是「自動」。
二、
再按「OK」即可。
Image Stacker
一、
二、
三、
四、
不同處理法有其最適用的場合,可以多選幾種找出最合適的。
下載處:http://www.tawbaware.com/imgstack.htm
成品展示
後語
一下子介紹了四種軟體,它們所合成之高動態照片的效果都一樣嗎?不然。以此例而言,差異很大,另有專文(比較四種高動態範圍(HDR)軟體)做比較。
另,有人可能會想到以一張RAW檔,分別調整EV值後輸出,也能得到不同曝光結果的片子,如此一來就不用帶腳架了。俺相信在某些場合的片子可以這麼做,但它沒法子解決寬容度要求極大的情況。不過,有些場合是二者互有所長,不能相互取代的。
以本例而言,要拍RAW檔,必需小心曝光,不能讓題字過亮。如此一來,黑暗的區域將黑上加黑、暗上加暗,而致死黑一片,失去了細節(訊息)。一但死黑,就算是RAW檔也不能無中生有,拉出細節,且拉太多EV值會突顯出暗部雜訊。
也就是說,拍RAW檔的方案絕不能遇到「死黑」、「死白」,而包圍的方法可以逐步調整曝光,直到拍出沒有「死黑」、「死白」為止。所以俺認為,包圍法比RAW法的細節多,且雜訊小。
補充說明(2007.1.14)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一種,各有各的最佳適用範圍。
就俺所知的可分為三類:
- 拍攝主體會動時就不適用包圍法,會讓主體有鬼影、模糊。而拍單張RAW能凍結主體的運動,再分別調整各種曝光組合做HDR處理。
- 最亮與最暗的反差過大,超過RAW檔所能記錄的範圍時,包圍曝光法能解決問題。
- 對雜訊控制的要求較高時,包圍曝光法較能達到要求。
前輩
回覆刪除我是photoshop cs版
我找不到hdr的選項耶..我是中文版
還是他中文翻譯不同??
若俺沒記錯,HDR功能好像是從CS2開始的。
回覆刪除手邊沒有CS版本,沒法子証實,抱歉。
你好,我是用Photoimpact12,當然裡面有動態範圍處理功能,如你所說,我是利用單張RAW檔的照片,調整不同的EV值分別輸出六張,好拯救以前拍攝失敗的相片.
回覆刪除問題是,此軟體跟我說"其他五張擁有相同的曝光時間,請移除他們"....
是否只有更換軟體此法?
謝謝^^
uniquejh,俺好久沒用Photoimpact了,無法提供詳細操作。
回覆刪除也許你可以試試以下二點:
一、找看看有沒有可以關閉”參考EXIF”的項目,有些軟體可以關閉。如此軟體就不知道曝光的訊息了。
二、把照片內的EXIF訊息刪了,Photoimpact就無法檢查曝光數據。
這裡有個小工具(Exif Tag Remover)可以刪除EXIF。
回覆刪除http://www.rlvision.com/exif/about.asp
其實在 Photomatix 中選照片的順序會影像出來的結果,我試過,出來的圖不一樣,你也可以試試...
回覆刪除謝謝提供訊息。
回覆刪除請問一下 只能用單眼相機拍嗎? 一般數位相機無法解決此問題嗎?謝謝!
回覆刪除沒限制用那種相機。
回覆刪除當前的DC也有手動曝光或包圍曝光功能,也都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