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6日

後製的功與過

2006.11/7 發表於UDN

影片:Youtube / 文:EAJ

  各攝影網站上可常見一堆討論「後製」的問題,常見的議題有:「後製後還算得上攝影嗎?」、「後製就是不忠於原味」、「若只重後製,那攝影技巧還算啥?」...之類的。
  不光是攝影,在其他領域也有同樣的問題。如音響界,當年CD剛出道時,就被黑膠唱片的擁護者批評聲音太「乾淨」,非常的假。但如今的黑膠唱片的下場呢?
  這類問題除了討論者容易「上火」之外,還沒看過有多數人同意的結論,總是流於各說各話。為啥?俺認為,因為各有各的立場(需求),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怎會有交集呢?

  科技的進步是一日千里,全世界每天有多少發明產生,而真正留下成為大眾日常生活常接觸的,確是翏翏無幾。因為不論再偉大的科技,若無法符合人性,就不會為人所接受。因此,任何一項存在的科技,必有其價值所在。也許不是你,但對某群人而言,它是個好東西。各人所需不同,何必非要分出個你死我活呢?

  俺不打算在此批評「後製」的「過」,各位可以從各大攝影網站上找到一堆的相關討論。俺倒是對有需要後製的人,都是做那方面的應用感興趣。
  下面二則影片就是發揮「後製」功效的例子,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而言,也許他們只看到「功」而不知其「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