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6日

【雲南印象】麗江小吃

2006.1.12 發表於UDN

圖/文 EAJ   2007.1.11

麗江粑粑

  麗江有句民諺:麗江粑粑鶴慶酒。指的就是麗江的粑粑與鶴慶出的酒,二者齊名也。麗江粑粑是納西族傳統食品,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可謂歷史悠久。

  粑粑製作是用麗江出產的精細麥粉,取玉龍雪山流下的清泉和成麵糰,在大理石石板上抹搽植物油,再壓成一塊塊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後捲成圓筒狀,兩頭搭攏按扁,中間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以平底鍋文火烤熟煎成金黃色,即可製成。
  即然來到麗江,首當要嚐嚐。粑粑在麗江古城中不難找,好多家在賣,逛街時總能遇上,但不要吃太多,很容易飽的,留著胃口嚐別的。

  麗江粑粑分為鹹、甜兩種,其色金黃,吃起來酥脆,看似台灣的厚片蔥油餅,但口感不太一樣,還不錯,值得一試。

雞豆涼粉

  麗江古城街頭,除了粑粑外,還有一種著名小吃叫「雞豆涼粉」。這種豆屬黃豆科,為雞眼睛大小的綠色豆子,故稱為「雞豆」又名「雞豌豆」,一般產於高海拔地區,是麗江特產。「雞豆涼粉」為納西族的傳統食品。
  涼粉的做法是將雞豆泡透,磨細過濾成漿,然後煮熟為灰白色,倒入各種容器冷卻成形,便是雞豆涼粉。


白色版本

  不過俺看到的雞豆涼粉大都是墨綠的,查到的資料解釋為:雞豆含有豐富的黑色素,所以做出來的涼粉是墨綠色帶黑點,又叫做「黑涼粉」或「黑豆腐」。


墨綠色涼拌版本

  雞豆涼粉除涼食外,還可吃熱的。夏天多半吃涼的,做法以紅辣椒、綠韭、花椒、青蔥、芥茉、酸醋等佐料醃拌,口感很像台灣的「涼拌粉皮」,但味道複雜些,吃起來蠻開胃的。冬天是吃熱食的季節,將粉塊兩面煎黃,再按各人味口加上麻、辣、酸的各種佐料,吃完全身溫暖。
  爆料:古城中賣涼粉的有很多家,有人說大石橋小吃旁邊的「四方街一號」所賣的雞豆涼粉最好吃。


熱騰騰的「涼」粉

同場加映

  在高原地區要多吃些水果,麗江海拔二千四百公尺左右,就把水果當飲料吃吧。俺一行人買了幾個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梨,本想只為了明日要到三、四千公尺的德欽而吃,好壞也就不計較了。但沒想到一口咬下,立即改觀,甜而多汁,還不錯。

  看到幾個人圍在一個角落裏買東西,好奇跟著去看看。這位姑娘賣的是「燕窩酥」,看起來一絲絲的,還真有幾分像燕窩。不過俺梨吃多了,此時擠不出胃口。

  這鍋滿是洋芋,用蒸的。沒見有人看守,不知它叫什麼名。

  記得俺第一次吃「過橋米線」是在台北天母,這次來到雲南總得來碗正宗的。這家米線是分等級的,差別除了料不同之外,貴的是用土雞湯為底(伙計特別強調是「土雞」喔)。好,伙計!就來碗30元的豪華版。
  等伙計送上米線時,俺望著「鍋」後悔了。好大的鍋啊!料也是滿滿一盤,有魚有蝦有雞...腿。這下玩完了,剛吃過別的,這回怎吃的完?為了不給台灣人丟面子,俺還是完成了這趟艱難的任務,不過說實在的,那湯還真好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